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烧伤后创面瘙痒患者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严雪芹, 柏素萍, 刘巧艳, 周芳芳, 阎蕾, 曹云, 包磊, 高婷, 朱梦雪
中华护理杂志    2024, 59 (5): 610-617.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4.05.015
摘要123)   HTML0)    PDF (1194KB)(5)    收藏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烧伤后创面瘙痒患者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网站、国际指南协作网、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国际烧伤协会网站、欧洲烧伤协会网站、美国烧伤协会网站、国际伤口网站和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网站中关于烧伤后创面瘙痒患者非药物干预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指南文献由4名研究人员进行评价,其他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评价,并根据主题对文献内容进行提取、汇总。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4篇、指南3篇、证据总结3篇,总结出评估、保湿润肤、按摩、压力治疗、皮肤降温、其他措施及健康教育7个方面的22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烧伤后创面瘙痒患者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医护人员可结合临床情境、伤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意愿,合理应用证据,制订干预方案,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提升护理质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
李丽玲, 王丽, 于玲, 吴熹, 严卫丽, 曹云, 窦亚兰, 王胤, 胡晓静
中华护理杂志    2023, 58 (12): 1422-142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3.12.002
摘要254)   HTML0)    PDF (1002KB)(12)    收藏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 方法 连续纳入2020年7月—2021年6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NICU收治的14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通过随机区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74例。在机械辅助通气停止后,试验组每天进行1次非营养性乳房吸吮,每次5 min,且在每次管饲前吸吮安慰奶嘴5 min;对照组仅在每次管饲前吸吮安慰奶嘴5 min。比较两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早产儿母乳喂养行为量表评分、亲母母乳喂养天数及出院当日母乳喂养率。 结果 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无脱落病例。试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为(12.29±4.12) d,对照组为(16.87±7.42)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为(36.45±1.54)周,对照组为(36.13±4.59)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出院时,试验组早产儿母乳喂养行为量表评分为[12.0(10.0,13.0)]分,对照组为[6.0(1.5,8.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期间,试验组亲母母乳喂养天数为[47.0(33.8,62.8)] d,对照组为[37.5(19.0,56.3)] 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试验组出院当日母乳喂养率为84.7%,对照组为6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 结论 实施非营养性乳房吸吮可以缩短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促进其母乳喂养行为成熟,增加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天数,提高母乳喂养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NICU早产儿口腔吸吮功能变化趋势的研究
吕天婵, Akhbarzadeh Saeed, 胡晓静, 张玉侠, 李丽玲, 曹云, 顾莺
中华护理杂志    2023, 58 (10): 1219-1224.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3.10.010
摘要217)   HTML0)    PDF (693KB)(6)    收藏

目的 分析NICU早产儿的口腔吸吮功能随其纠正胎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以及口腔吸吮功能与其经口喂养进程间的关系。 方法 2018年4月—2019年4月,便利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在其纠正胎龄为32~36周时,采用自行研发的早产儿口腔吸吮功能测量器评估其口腔吸吮功能,评价指标包括平均吸吮负压峰值、平均吸吮正压峰值、平均吸吮负压波峰间隔时间、平均吸吮正压波峰间隔时间、平均吸吮正压-负压波峰间隔时间、吸吮负压个数、吸吮正压个数。同时分析早产儿纠正胎龄32周时口腔吸吮功能与其开始经口喂养、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纠正胎龄的相关性。 结果 最终纳入132例早产儿。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纠正胎龄增长,早产儿的平均吸吮负压峰值、平均吸吮正压峰值逐渐升高(P<0.001),吸吮负压和吸吮正压个数逐渐增多(P<0.001),平均吸吮负压波峰间隔时间、平均吸吮正压波峰间隔时间以及平均吸吮正压-负压波峰间隔时间逐渐缩短(P<0.001)。早产儿纠正胎龄32周时的平均吸吮正压峰值与其开始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呈负相关(r=-0.217,P=0.040),纠正胎龄32周时的平均吸吮负压波峰间隔时间与其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呈正相关(r=0.334,P=0.002)。 结论 NICU早产儿口腔吸吮正压和吸吮负压随其纠正胎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相同。纠正胎龄32周时,早产儿的平均吸吮正压峰值与其开始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呈负相关,平均吸吮负压波峰间隔时间与其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呈正相关。在开始经口喂养准备评估时,护理人员应关注早产儿吸吮正压的峰值,在进行口腔运动干预促进完全经口喂养时,应关注其吸吮频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长三角地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同乳品种类搭配喂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王丽, 吕天婵, 李丽玲, 金玉梅, 王燕, 唐云飞, 马月兰, 窦亚兰, 刘婵, 曹云, 宦夏, 张莉, 曹素珍, 黄国英, 胡晓静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16): 1956-1961.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2.16.006
摘要358)   HTML0)    PDF (759KB)(4)    收藏
目的 分析长三角地区各医疗机构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同乳品种类搭配喂养的现状,为临床中该类群体喂养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1月—12月,采用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情况调查表,回顾性收集长三角地区5所三级甲等医院NICU胎龄≤35周且出生后24 h内入院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获得不同乳品种类搭配喂养的情况,同时比较纯母乳喂养组和亲母母乳不足时使用配方奶补足组患儿喂养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 共收治极/超低出生体重儿830例,最终纳入667例。其中仅接受亲母母乳喂养82例(12.3%),仅接受捐赠母乳喂养5例(0.8%),接受亲母母乳+捐赠母乳喂养65例(9.8%),以上3种方式统称为纯母乳喂养,共计152例(22.9%)。接受捐赠母乳+配方奶喂养34例(5.1%),仅接受配方奶喂养75例(11.2%),接受亲母母乳+配方奶喂养333例(49.9%),接受亲母母乳+捐赠母乳+配方奶喂养73例(10.9%)。使用纯母乳喂养组肠外营养天数少于配方奶补足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迟发性败血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长三角地区各医疗机构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纯母乳喂养情况不容乐观,亲母母乳不足时以配方奶进行补足喂养仍然不如纯母乳喂养效果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胡晓静, 李丽玲, 刘婵, 陆春梅, 钱葛平, LeeSK, 曹云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 (11): 1626-1629.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9.11.005
摘要400)   HTML0)    PDF (1021KB)(7)    收藏

目的 建立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并探讨其培训效果。方法 组建三元整合教育团队,按照早产儿的发育发展特点构建教育课程,搭建教育平台,包括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微课堂、视频引导、家长床旁照护操作培训等。采用NICU家长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并比较培训前后家长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早产儿家长的满意度总分为(191.90±0.20)分,培训前满意度总分为(176.00±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8,P<0.001);培训前后家长的知识和信息维度、家长参与照护维度、医护人员专业态度维度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3,P1<0.001;t2=-27.30,P2<0.001;t3=-27.10,P3<0.001)。结论 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能提升家长的照护知识和参与照护能力,提高家长对医护人员专业态度的满意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的循证实践
杨漂羽 张玉侠 胡晓静 顾莺 陆春梅 李丽玲 曹云 王来栓
中华护理杂志    2018, 53 (6): 656-661.  
摘要1388)      PDF (896KB)(12)    收藏
目的 评价《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相关证据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中的效果。 方法 以渥太华证据转化模式为框架,通过评估现状、构建循证方案、应用循证方案、评价效果4个阶段,于2015年6月—2016年7月从《指南》中选择适宜证据构建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循证实践方案,并应用到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乳喂养实践中, 通过前后对照研究来评价循证实践方案的应用效果。 结果 循证实践方案应用了《指南》中的76条证据。 循证实践后,护士母乳操作规范化程度提高,患儿首次获得母乳的时间提前,全肠内喂养时间提前,母乳喂养量增加。 家长母乳喂养的依从性提高,母乳喂养相关操作规范化,母乳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实践方案确立的流程、制度、工具等融入护士工作系统,并形成规范化的教育培训体系。 结论 根据《指南》构建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循证实践方案可用于指导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乳喂养,具有可行性、适用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的改编及评价
杨漂羽 施姝澎 张玉侠 顾莺 曹云 王来栓 胡晓静 陆春梅
中华护理杂志    2018, 53 (1): 57-64.  
摘要938)      PDF (1065KB)(30)    收藏
目的 通过改编现有指南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方法 以指南改编方法为指导,结合我国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临床实践现况,系统检索现有的母乳喂养相关指南及系统评价,采用AGREE Ⅱ评价指南,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证据内容的遴选和整合;对改编后形成的指南进行可用性调研和专家外部评审。结果 共纳入10份指南、3份证据总结和4份系统评价,改编形成的《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共包含83条证据,内容涉及母乳喂养的倡导、母乳筛选、采集、存储、运送、接收、相关操作、质量管理8个方面,可应用性好,专家评审一致推荐使用。结论 指南改编形成的高质量的证据资源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